研究院致力打造科学研究及人才培养高地
Campus news.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来源:admin时间:2020/3/9浏览: /次
一、分子+研究院简介
天津大学分子+研究院成立于2017年12月5日,其宗旨是通过两个路径解决化学发展遇到的瓶颈问题:第一,寻找新的反应途径,构筑变革性化学反应体系,催生新的化学工业;第二,以化学为中心学科,开创新型分子+路径,推进学科交叉与融合,储备未来技术。研究院的首要研究目标是建立超高时空分辨原位准在线技术平台,将目前空间分辨率最高(亚原子级)的球差矫正透射电镜技术与具有最快时间分辨率(飞秒级)的超快光谱技术相结合,获得在原子及电子尺度上解析化学反应机理的能力,建立物质科学研究领域的终极表征工具。这一平台不仅能够解决化学、材料、物理等基础学科中的重要科学问题,还能辐射化工、能源、催化以及半导体等工程领域的关键技术问题。
研究院致力打造科学研究及人才培养高地。在人才队伍方面,现已建成一支由29人组成的专任教师队伍,包括教授17人、讲师9人、博士后3人。其中:高层次人才占比48%,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外籍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含海外),具有海外背景教师占比66%,包括外籍教工4人。在人才培养方面,研究院已在化学、凝聚态物理、材料物理与化学等3个专业招收和培养研究生,现有博士生导师13人、硕士生导师14人;共有在校生59人,其中博士研究生21人,硕士研究生38人。在仪器平台建设方面,研究院现已拥有600 M核磁共振波谱仪、400 M核磁共振波谱仪、高分辨质谱、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时间飞行质谱仪、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等大型仪器设备,并已面向校内和校外(社会)开放共享;双球差校正透射电子显微镜将于近期投入使用。研究院大型仪器平台可为化学、化工、生物、材料、药学、电子等相关学科提供科研支撑。
作为学校提升重大原始创新能力和服务国家战略能力所做出的新兴交叉学科布局,研究院将进一步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发展前沿,通过建设国家级基础研究平台、承担重大科研项目、产出原创性科研成果、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招聘计划
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等专业;
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化工、应用化学、工业催化等专业;
以及凝聚态物理、光学、材料物理与化学等专业。
英才教授、英才副教授、特聘副研究员、博士后
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思想品德;在海内外知名高校取得博士学位,在相关学科领域取得突出学术成绩并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海内外优秀人才。
1、英才教授
--具有符合本学科发展所需的独立研究方向,具有带领本学科赶超或引领国际先进水平的能力。
--在学科建设、基地建设及人才引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促进学校与国际知名大学和著名研究机构广泛开展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并取得标志性成果,关注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升自身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本科和研究生教学等人才培养方面的骨干教师承担教学工作,承担学科基础课或专业核心课程。
2、英才副教授
--从事高水平科学研究,研究方向符合本学科发展需要,在国际或国内相关领域表现较为突出并获得同行专家认可。
--在学科建设、基地建设及人才引进等方面发挥一定作用,积极促进学校与国际知名大学和著名研究机构广泛开展合作。
--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并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成绩显著,作为本科和研究生教学等人才培养方面的骨干教师承担教学工作,承担学科基础课或专业核心课程。
3、特聘副研究员
--研究方向符合本学科发展需要,在其研究领域取得一定的学术成就,具有相当的学术潜力。
--积极参与学科建设,参加本学科领域高级别国际学术会议以及其他形式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积极承担和参与国家及省市各级科技项目。
4、博士后研究人员
--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通过天津大学申请并入选国家“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的引进项目。
--在国内取得博士学位,通过天津大学申请并入选国家“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
--以科学研究为主,研究方向符合学校人才团队、优势学科和科技平台的发展需要。
三、应聘方式及所需材料
个人简历(包含个人学习及教育经历、科研工作介绍等内容);未来研究计划;5篇代表性论著。
请将以上完整材料整合为单一PDF文档,并命名为“姓名-分子+研究院-专业方向-岗位”,发送至研究院人事干部并抄送至相应岗位人事处联系邮箱。
欢迎符合条件的应聘者积极申请。研究院将在4月中旬前完成初审工作,初审通过者将被受邀参加我校4月份的第九届“北洋青年科学家论坛”(线上)。8周内未收到通知的可视为未通过初审。
四、联系方式
(一)分子+研究院人事干部联系方式
联系人:刘老师
联系电话:+86-022-87371889
联系邮箱:molecularplus@tju.edu.cn
地址: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天津大学卫津路校区第11教学楼
(二)学校人事处联系方式
英才教授、英才副教授岗位
联系人:张老师
联系电话:+86-022-27402079
联系邮箱: talent@tju.edu.cn
特聘副研究员岗位
联系人:陈老师
联系电话:+86-022-27404886
联系邮箱: enquiry_hr@tju.edu.cn
博士后岗位
联系人:霍老师
联系电话:+86-022-27403100
联系邮箱: : postdoctor@tju.edu.cn
地址:天津市津南区海河教育园区雅观路135号
邮编:300350
2021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津ICP备05004358号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0425号【声明】